編者按:中國《預算法修訂案》公開征求意見雖然于月初結束,但是關于《預算法》的爭議仍舊尚未結束。FT中文網一直對此議程保持關注,本次邀請韋森教授撰文專談新《預算法修正案》中取消“央行經理國庫”條款的相關問題,他認為這或導致中國國庫制度一個重大和根本性的改變,也意味著一項重大政府管理體制變革。
《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自2012年7約6日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一個月內,共收到修改意見33萬多條,參與人數也高達19萬多人。這既反映出當今中國全社會對修改此法的重視,也反應出國人對預算民主政治的渴望與期許。
7月下旬,筆者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全國人大代表葉青,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蔣洪,天津財經大學首席教授李煒光,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教授,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吳弘教授,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小兵教授、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崗研究員、聶日明研究員,以及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與管理學院院長馬駿教授(書面交流與參與)等十幾位長期關注這個問題的國內學者一起,舉行了一個《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一下簡稱“二審稿”)專題討論會,已經形成了幾條基本共識,并已通過全國人大的官方渠道正式向人大法工委提出了對新《預算法修正案》逐條的具體修改意見。
您已閱讀4%(578字),剩余96%(1387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