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金融體系最脆弱的環節是什么?這個問題最近沒有多少人提及。畢竟,目前看來美國的銀行業相當健康,至少比險象環生的歐元區銀行強。另外,正在調查中的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丑聞占據了政治辯論和監管機構的主要注意力。
就在市場的注意力為Libor丑聞所牽動時,一場醞釀中的激烈斗爭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這場斗爭涉及美國金融體系的一個脆弱環節——規模龐大的貨幣市場基金。雖然這場斗爭可能不會像Libor丑聞那樣火藥味十足,但投資者仍應密切關注,因其可能對金融世界產生廣泛而巨大的影響。
這場斗爭的核心問題在于,這個規模達2.6萬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行業,能否承受住“大規模贖回”的沖擊。在2008年以前,很少有市場觀察人士提出該問題,因為當時貨幣市場基金給人的印象是“極其呆板”。這也難怪,按道理,貨幣市場基金只能投資那些“安全資產”(比如高信用等級的債券),投資回報率也低。此外,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貨幣市場基金絕不會“跌破1美元”(即,投資者絕不會賠本)。
您已閱讀22%(430字),剩余78%(155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