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華爾街行動已過去近四年。雖然當年受益于美國政府救助措施的金融機構目前焦頭爛額、不得人心,但其經(jīng)營得以延續(xù)。與此同時,曾對他們施以援手的監(jiān)管當局則陷入了麻煩。
倫敦銀行同業(yè)拆借利率(Libor)丑聞是導致大型銀行本已較低的聲望進一步受損的最新事件。該丑聞強化了絕大多數(shù)納稅人的共同感受——他們被迫救助本不配得到支援的一批金融機構。曾任美國問題資產(chǎn)救助計劃(Tarp)特別監(jiān)察長的尼爾?巴洛夫斯基(Neil Barofsky)寫道:“納稅人應對政府違背對普通民眾(Main Street)的承諾以及對華爾街無止境的保護感到憤怒。”
巴洛夫斯基的書《救助》(Bailout)敘述了他與美國財長蒂姆?蓋特納(Tim Geithner)漫長而又旗鼓相當?shù)膶Q的最新進展,他認為蓋特納對華爾街過于同情。近日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的查理?羅斯(Charlie Rose)向蓋特納提問稱,有人認為他作為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的前行長與金融業(yè)界關系過于密切,對此他有何看法?蓋特納傲慢地回應稱:“這一指責讓我感到深受冒犯。”
您已閱讀21%(488字),剩余79%(184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nèi)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