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名前高級官員的一封辭職信語氣怪異,內容隱晦,但其暗含的意思相當重要:IMF在兩個關鍵問題上出現了失誤。一是它沒有提供獨立的理論領導,這一點在歐元區危機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二是它沒有準備好為下一場全球大危機提供穩定性。鑒于西班牙乃至整個歐洲可能正再度走向深淵,那場危機已出現在地平線上。IMF在緊要關頭“失蹤”的可能性足以敲響警鐘。
在歐元區問題上,IMF對于此次危機的看法追隨了歐洲/德國的官方說法,這可能對歐洲乃至全世界造成損害。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如希臘戰略的可行性;債權國的責任,包括貨幣聯盟內部對稱調整的需要;以及短期內除緊縮之外的政策選擇),IMF迄今沒有成為新構想或批判性思維的源頭。這未必是說官方說法是錯的,而是IMF未能挑戰正統觀點,放棄了其在政策辯論中擔任重要裁判員的角色。如果情況變糟,IMF將不得不為其在歐洲參與做出并非最優的政策選擇承擔責任。
作為回應,IMF做出了外界熟悉的辯護,即它的確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和擔憂,只是在不公開場合這么做而已。IMF不能公開,以至于引發一場其被要求防范的危機。另外,特別是作為三駕馬車(troika)中地位較低的合作伙伴,它不得不與各國政府合作。因此,盡管它能夠在做出政策選擇之前影響并挑戰這些選擇,但一旦做出這些選擇,它必須與其他方面保持一致。
您已閱讀38%(566字),剩余62%(92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