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月23日,日本駐華大使館表示,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不會被替換,這與7月22日的日本媒體報道不同。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可以確認的日方情況是,9月份免掉丹羽應非最終決定,但要求免職的意見漸占多數。FT中文網也根據這一最新情況,對文章內容做了一些修改,敬請留意。
7月22日,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政府決定于9月份替換現任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原因是丹羽此前所稱的“購島將嚴重影響中日關系”的發言不符合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的方針。丹羽在大學時代曾是反安保運動的學生領袖,從伊藤忠商事會長的位子上退下來之后,作為出身民間的駐華大使,在處理對華關系時,頗具務實的商人思維,是平衡中日沖突的重要角色。
7月23日日本駐華大使館又表示,丹羽將不會被替換。丹羽可能去職的風波,進一步佐證了中日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狀態,對立將可能取代對話,動手將可能取代動嘴,中日應對話、應動嘴不動手的主張將成為遭清除的“不和諧音”,而釣魚島之爭恐怕只是中日對決的導火索和正式開幕。日本言論NPO和《中國日報》公布的最新聯合民調也顯示,對中國無好感的日本人已增至84.3%??梢灶A見,隨著中日實力對比的進一步失衡,未來的中日關系基本上不會回歸1980年代的“蜜月期”。
您已閱讀12%(520字),剩余88%(371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