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丑聞徹底葬送了銀行業的聲譽。在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和一系列丑聞之后,如今銀行被視為由騙子經營的不稱職的投機商。人們對被英國央行(BoE)副行長保羅?塔克(Paul Tucker)稱為“污水坑”的Libor市場極度反感,這是很正常的。但改革不能僅脫胎于“反感”。以下是我對最佳應對方式的7點建議。
首先,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總會有人行為不端,尤其在事關如此大量資金的地方。公眾反應強烈是好事,因為這將促使管理層重視這個問題。但大家還是現實點吧:銀行家是為了錢才干這一行的,而無論你喜歡與否,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第二,有一些辦法可以降低此類丑聞再次發生的風險:一個辦法是重罰,另一個辦法是增加透明度。應該使用實際交易的數據。提高透明度并非去除銀行業種種弊病的萬能藥,但它會有所幫助。
您已閱讀20%(354字),剩余80%(144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