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這個簡單原則推動投資者(成群結隊)地涌向德國國債。10年期德國國債的收益率僅有微不足道的1.3%,而四年前高于4.5%。但沒有什么是永恒的,歐元區危機還遠未解決。投資者是否該質疑德國避風港地位的壽命?
有兩個可能的威脅。首先是該國自身的經濟表現。這在過去兩年令人敬畏,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別增長3.7%和3%。即便如此,經濟活動在2011年下半年隨著歐元區危機的加劇而放緩。雖然在今年第一季度有所反彈,但內需拉動的增長能夠在何種程度上彌補不可預測的外部局勢,仍是一個問號。沒錯,周一的出口數字令人鼓舞:出口令人意外地強勁,進口也有回升。被低估的匯率也幫了大忙。但話雖如此,德國的工業巨頭們(如西門子)都很謹慎。
第二個威脅是德國在支撐歐元區方面扮演的角色。德國的總債務去年已達GDP的81%,相比2007年僅占65%。然而,源自歐元區危機解決機制的或有負債,可能進一步大幅推高這個數字。例如,該國在歐元區紓困基金和歐洲央行證券市場計劃中的擔保份額,就能令其增加逾5個百分點。這還沒算上西班牙紓困方案和德國自身銀行業進一步國有資產重組的可能。
您已閱讀75%(487字),剩余25%(16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