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筆者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訪談時曾預測:今年由于消費難以在短期內被拉動起來,而外需仍相對疲軟;為“保增長”,中國政府只能靠增加投資拉動經濟。初始信者寥寥,但到了五月份,果不其然,隨著經濟持續走軟,中國政府不得不開始上馬一批項目增加投資拉動經濟。
不過,坊間馬上噓聲一片,這以湛江市長親吻發改委批件事達到高潮(雖說筆者對此事也大有保留)。一時間,認為增加投資拉動經濟是逆市場經濟行事,是“國進民退”,不利民生,會造成更大經濟扭曲,大有眾口爍金之勢。于是相關部門也馬上一改口徑,多方解釋并無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的初衷,只是落實原來的投資方案——當然,該批的還是照批。
對此,筆者很不已為然。事實上,何妨再來個“萬億”投資?當然,這里“萬億”是個虛數,不過,大規模的投資刺激卻是必不可少的。不消說,行文至此,網磚勢必已成堆,不過,先容我慢慢道來。
您已閱讀10%(372字),剩余90%(343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