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很可能低于8%,主要是受海外需求疲軟以及國內房地產市場降溫影響。當前,關注中國經濟形勢的觀察家普遍認為,中國已逼近自身增長路徑的轉折點——高速增長階段告一段落,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率或在6%至7%的區間內徘徊。
這種論調在國內很有市場。當不久前剛卸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回國的林毅夫預言中國經濟有望在2030年以前保持8%的年均增速時,國內媒體紛紛調侃他在“放衛星”——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期間,“放衛星”常被用于形容普遍存在的夸大產出現象。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于產業鏈相關國家來說是壞消息,這包括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對華出口國,澳大利亞、巴西、傳統產油國等中國的原材料和能源供給國。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利好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我的同事黃益平教授以及清華大學的李稻葵教授都認為,過去幾年間家庭消費在GDP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去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也大幅下降至僅為2.8%的水平。
您已閱讀24%(402字),剩余76%(128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