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芝加哥大學的博士論文題目是《美國的汽車需求:耐用消費品研究》,完成于1955年,1957年出版成書。1958年,我的論文導師Arnold Harberger教授(這位教授現在仍然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全職教授,而我已經在2001年就退休了)建議把我的論文和其他更新的研究耐用品需求的論文由他集結成書,該書就是1960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耐用品需求》。
由于我的論文已經出版過了,我寫了一篇題為《汽車的統計需求方程和在預測中的應用》的論文,放在他的書中。在這篇文章里,我用了1957年出版的書中的方程,使用1921年至1953年的年度數據估計方程來預測1954年至1957年美國的汽車銷量,并比較了預測結果。在這四年中,方程的預測結果和實際的汽車銷量非常接近。如果預測值和實際銷量的差距足夠小,就能得出1953年至1957年需求預測方程不變的結論。這個差距是否足夠小,需要一個統計檢驗。我開發了一個統計檢驗來回答這個問題,并把我的工作成果發表在1960年的《計量經濟學》上,這種方法后來被叫做“鄒檢驗”,在目前的計量經濟學課本中都可以找到。20世紀50年代末,通用汽車公司使用我的方程預測汽車銷量。通用的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Court定期通知我預測的準確性,事實證明預測效果不錯。
用計量經濟學方程預測包括如下步驟:(1)根據經濟理論構建一個計量經濟學方程或連立方程(2)使用統計數據估計方程,確保提出的方程能擬合數據;(3)假設方程在未來不變,依據此方程做出預測。
您已閱讀29%(639字),剩余71%(156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