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終身教授丁學良先生將與FT中文網讀者分享他關于中國政治與社會改革的一系列思考,本文為該系列的第一篇,敬請關注。
今天我與FT中文網讀者交流的話題,是嘗試為多年來“千呼萬喚不露面”的中國政治改革,清理出一個基本到不能再基本(基本到底線)的框架。也就是在今天中國的宏觀條件方方面面的約束下,勾劃出推動政治改革出臺的粗略邊界。
下面要講的幾點,不僅僅是就中國談中國,而是把中國大陸在目前情況下推行政治改革的現實可能性,放在歷史的和比較的大平臺上來看。所謂歷史的平臺,是把中國大陸的現在和它的以前相對照,縱向地看問題和可能的出路。而更重要的是比較的平臺,是橫向地看問題和可能的出路,把中國大陸跟周邊的國家和地區,比如跟臺灣等華人社會、日本等文化和傳統上相近的國家比較,同時還必須跟當年的蘇聯和正在進行式的朝鮮比較,因為中國和蘇聯、朝鮮都是從同一個根本制度演變出來的,是政治體制意義上的類似基因家族。
您已閱讀11%(409字),剩余89%(335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