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們確實表過態了。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 Clearing,簡稱港交所)是第一家公開證實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有意的投標者。LME是金屬世界的中心。下周一就是截標日,屆時港交所可能與全球交易所中的佼佼者對陣,包括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NYSE Euronex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簡稱:CME集團)和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Exchange,簡稱ICE)。
這幾家交易所當然都想收購LME,后者可是為數不多的具有共同持股結構的交易所之一。然而,這種狀況令估值非常棘手。去年秋天,私人股權交易對該交易所的估值為5.4億英鎊——是2010年利潤的57倍——但只要增加一個尋求利潤的動機就能提振收入。競購戰可能把價格推高至10億英鎊以上。
港交所沒有債務負擔,去年底持有的現金超過10億英鎊,因而通過借貸完成交易將相當容易。但競爭對手們也并非手頭拮據;就連最“極端的”紐約-泛歐交易所,其凈債務水平也僅為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1.6倍。真正的問題在于,LME會員會提出現金以外的什么要求。保護一些關鍵特色,比如日合約結構,就是這樣的一個要求。好吧。是否保留交易大廳還有待討論,但馬上關閉似乎并不可能。任何保留LME“圈內交易”(ring trading)的安排,無論規模多么有限,都將削弱早年的收入。
您已閱讀72%(604字),剩余28%(23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