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Alibaba.com Ltd)的投資者來說,具有魔力的字眼便是“私有化”;持有該公司多數股權的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剛剛發出要約,擬以4年前首次公開發行(IPO)時的價格,向股東購回股票。股東們應當利用這個機會脫手。
對于出價購回其B2B網站27%的流通股,阿里巴巴集團提供的邏輯是:該網站正在轉變方向(從追逐客戶增長轉向銷售更多服務),這將影響盈利的可預測性。這還真不是鬧著玩的;阿里巴巴是在去年啟動戰略轉變的,自那以來,盡管利潤仍然可觀,但最近兩個季度均遜于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因于一項很有必要的行動:打擊欺詐活動,此舉的代價是損失了一些付費用戶,而阿里巴巴本來可向其推銷新服務。
身陷其中的投資者(阿里巴巴的股票已停牌近兩周,等待私有化消息的公布)得到了溢價45%的收購要約。這并不像阿里巴巴所稱的,足以讓投資者“變現回報”;若計入通脹因素,從上市持股至今的股東虧了13%。此外還存在“機會成本”的問題;阿里巴巴股價在過去一年幾乎減半,其表現遜于恒生指數近五分之二,遜于彭博(Bloomberg)網絡股指數逾三分之一。
您已閱讀61%(485字),剩余39%(3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