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聽人講,不要責怪評級機構。我的第一反應是,為什么不能責怪呢?在經過了認真、理性的思考之后,我的回答是,到底有什么不能的?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調降了歐元區多國政府的信用評級,并剝奪了法國珍愛有加的AAA評級,讓評級機構重新登上了新聞頭條。標普搶占頭條的熱切心情,多少讓人感到不安。懷疑論者也許會把標普宣布降級決定時的戲劇性轉折,視為一種相當粗鄙的營銷手段。相比之下,穆迪(Moody's)和惠譽(Fitch)似乎要安靜得多。
但這一次,標普有些智慧要傳授給大家。其旗下眾多經濟學家、分析師和金融奇才提出了一些令人吃驚的洞見。他們動情地表示,僅靠財政緊縮無法修復歐元區國家的公共財政。低迷的經濟需要增長來提振疲軟的稅收收入。哇!誰能料到這一點啊?或許標普正在角逐諾貝爾獎。
您已閱讀18%(349字),剩余82%(16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