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宣稱,民主政體終將成為人類政府的普遍形式。此后的形勢發展為那些不贊同此觀點的人提供了充足的彈藥。的確,中國勢不可擋的崛起,使得一些人不再看重民主制那有些混亂的妥協機制,而更青睞威權體制的效率。這些人認為,只要民眾所處的體制能夠帶來經濟增長,他們就愿意為此犧牲自己的自由。
2011年的動蕩事件削弱了上述觀點。在曾被認為對民主的種種好處無動于衷的阿拉伯世界,長期受壓迫的民眾不惜一切代價掙脫了獨裁政權的鐵爪。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亞和也門,殘暴的獨裁者被成功推翻。盡管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迄今仍是敘利亞總統,但在數月的抗議活動后,他對國家的控制已遭到削弱。
當然,我們不應過分渲染樂觀情緒。北非國家的革命還未催生出成熟的民主政體。突尼斯或許已選舉出該國的首個議會,但埃及的選舉進程卻被軍方與示威者之間重新爆發的沖突打斷,而利比亞的自由選舉仍有待時日。與此同時,在中東以外的地區,許多獨裁政權安然無恙地度過了這一年。
您已閱讀39%(448字),剩余61%(6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