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式大于內容的吃。
去過一家豪華餐廳,光看菜單,就把人看飛。菜單有《北京晚報》那么大,居然是本水墨畫冊。里邊的畫配著詩,古詩,菜名就藏在詩里頭。所以要扒拉半天,才能搞明白那頁紙上哪個部分是能order的,否則你很容易把“曠野,曠野”當成一道菜。其實曠野不能吃,能吃的在曠野后面,豬蹄燉什么,即是詩中所說的“誤入藕花深處”。
介紹菜時,服務生繪聲繪色,大概聽去,每樣菜里都有N多種食料。前戲如此精致,也真不好意思看到端上來一盤盤大魚大肉,太不優雅了。果然,該店將精致貫徹到底,將形式大于內容貫徹到底,小臉盆一樣的盤子里,只有中間五分之一處放著食物,其他部分均為留白,相當于中國畫中虛晃的那些個空白地帶。留白果然是有效果的,讓人目光分外集中于中心。
您已閱讀36%(321字),剩余64%(56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