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全世界狼狽不堪(全球每個角落對未來的不確定讓我那些銀行界的朋友異常亢奮,卻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驚魂未定)步入歲末年尾之際,今年這個圣誕節,還有什么比帶給親朋好友溫馨舒適的家的感覺來得更為重要?實在沒有了,而且我預測今年的圣誕節將會是前所未有,溫馨的“家”——對最親的人與居住地方的親近感——將是熬過12月漫漫長夜的重要精神慰籍。
首先:燈是裝扮圣誕節最基本的東西。燭光與爐火伴著我成長,尤其是在半夜三更醒來以及在午后三點的薄暮時分為甚。在灰蒙蒙的冬日里,搖曳的燭光與爐火最是暖人心懷,散發出的(在我看來)也是最美的色彩。圣誕節時,若不打算再用別的東西來裝點家的話,蠟燭還是必不可少之物。
臨近圣誕節前的1、2天,我喜歡到樹林中與野地里去采集常春藤與冬青樹巨大的樹枝。把蠟燭放在亮锃锃的英王喬治時代(Georgian)的銀質燭臺上。鮮嫩的綠枝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熠熠生輝。把枝葉搭在壁爐架上、纏繞于天花板、或是放在餐桌上,顯得既素樸又典雅。你若覺得這純粹只是蟄居鄉野者的特權,那就純屬多慮了:多數城市遍布未開發之地,到處生長著常春藤。在運河邊、廢棄的旮旯處以及公園的邊沿處——只要有點冒險精神、再動動腦子,一切盡可信手拈來。
您已閱讀34%(510字),剩余66%(99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