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幾年時間,中國便會周期性地陷入一種爭論之中。官方表述幾乎對此毫無所動,然而民間知識界與社會群體之間,總是沸反盈天,各有“中國向何處去”的豪邁與自信。這便是帶有強烈意識形態的左右之爭。所謂的左,基本上是以恢復社會主義這一制度的尊嚴與道路作為底色,間以建國以來歷史與領袖的褒贊的思潮;所謂右,基本上是以自由主義作為前驅,兼談法律制度的建設與人道主義的施行。
從以往的多次潮流來看,基本上不多久這些爭論便煙消云散,轉而進入隱性的暗中較勁,醞釀下一次的大型爭論,屢試不爽。
自今年來,由于微博的大行其道,爭論乃轉移戰場,語言攻擊日益熾熱,雙方互蓋帽子,各路人馬紛沓上演,恍惚之間令人有言論已然自由的假象。左派被冠以“五毛黨”等名頭,而右派則被譏為“帶路黨”“美分黨”等,唇槍舌劍,未曾稍停。各路人馬均有領軍人物,左派如孔慶東、司馬南和染香等,右派如秦暉、王小山、老榕等。如今,五毛黨大戰帶路黨已經成為微博上的一個常態,并且逐漸開始轉向線下。左右之爭成了中國最大規模的行為藝術。
您已閱讀16%(434字),剩余84%(234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