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各國的動蕩,歐元區派出了新的“總督”。在希臘,歐洲央行(ECB)前副行長盧卡斯?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取代了剛愎自用的喬治?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在意大利,歐盟前競爭事務專員馬里奧?蒙蒂(Mario Monti)換下了任性妄為的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歐洲正在已經淪為附庸的成員國安插新領導人。這樣做有用么?答案是,如果沒有核心國家的大力支持,就沒有用。
如今,不僅歐洲乃至全球的經濟穩定懸于一線,而且,自西羅馬帝國在1535年前滅亡以來,統一歐洲最成功——肯定也最文明——的努力也到了關鍵時刻。正如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沃爾特?沙伊德爾(Walter Scheidel)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所指出的:“2000年前,整個物種中大概有一半處在兩大帝國的控制之下:羅馬帝國和漢帝國。”*二者都滅亡了。但中華帝國反復重生和擴張,而羅馬帝國不可挽回地分裂了。然而,再次統一的夢想從未磨滅。它彰顯于教皇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宣言。它被拿破侖(Napoleon)的雄鷹承載。它成為歐盟的內在抱負。
經濟重心向北方的轉移也由來已久。
您已閱讀23%(519字),剩余77%(17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