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最具諷刺意味之處在于:盡管危機是由過度的自信、借貸和支出造成的,但要解決危機,卻只能是通過更多的自信、借貸和支出。美國的大多數政策失誤,都源自于未能認識到這一至理,因而采取了在危機前本會有效、但目前卻事與愿違的舉措,信心匱乏和需求不足對經濟構成了嚴重制約。
因此,即便(美國)經濟產出與產能之間的缺口擴大,當局仍收緊了財政政策,金融監管專注于抑制冒險,貨幣政策也受到對于流動性過度擔憂的制約。最重要的是,美國住房政策,尤其是與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這兩家旨在減輕周期性的機構相關的政策,已經成為災難性的順周期政策的例證。
獨戶住宅開工數從2005年前后的約170萬套,降至目前的45萬套左右。由于上世紀90年代新屋平均開工數遠高于100萬套,目前新屋開工量的下降,令泡沫時期的過度相形見絀,成為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您已閱讀18%(395字),剩余82%(186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