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可真是喜歡“惡搞”。就在包括英國女王在內的所有人都想知道,為何經濟學家未能預見到金融危機、甚至到現在都拿不出一致對策的時候,瑞典皇家科學院卻將諾貝爾經濟學獎(Sveriges Riksbank Prize,嚴格說來,這并非諾貝爾獎)授予了兩位堪稱“經濟建模代名詞”的美國教授。這段時間,質疑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所從事職業的做法已經十分流行。上世紀70年代,薩金特沉迷于復雜的經濟模型,建立了所謂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SGE)。如今,央行在進行決策時都要用到這些模型。而更重要的是,他在這些模型中引入了當時剛開始興起的理性預期——這在眼下已經成為又一個越發受到抨擊的觀點。
但將當前美國或歐洲的經濟問題歸咎于政策制定者過于依賴模型,則有失公平。很少有人認為神經科學研究沒有意義,這正是因為我們對于大腦所知甚少。與薩金特分享這一獎項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強調,目前許多學者都專注于改進這些模型,以更好地了解金融沖擊是如何影響經濟的。盡管這來得有點晚,但仍頗具意義。
預測仍將是艱難的。不過,每一次危機都提供了更多可供分析的數據。比方說,西姆斯教授獲得諾貝爾獎,是由于他發展了用于分析經濟轉變或危機的原因和影響的數據處理方法。這是一種有用的工具,無論它的預測力如何。兩位得主都改進了他們早期的工作。薩金特現在承認,人們時常會犯糊涂,而西姆斯則針對“所有人在考慮未來時都只能吸收這么多信息”這一事實建立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