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份日本那場毀滅性地震和海嘯導致全球供應鏈陷入癱瘓后,人們不由得發出呼吁:重新思考全球準時制(JIT)供應鏈系統。一些人曾預測,供應鏈中斷的局面將持續到今年年底,甚至更晚。然而,災難發生后僅4個月,日本就以令人矚目的速度開始了復蘇。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獨特的合作資本主義為該國環環相扣、復原能力超強的商業體系提供了支撐。
7月份數據顯示,日本工業產值連續第三個月實現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的復蘇尤為強勁。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公布的第一季度營利數據好于預期,該企業還調高了今年的收益預估。其他企業的表現同樣強勁:日立(Hitachi)在本土的生產線大部分都位于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但到3月底,就已幾乎全面恢復運營,一度因受災而陷入癱瘓的日立港口也于4月3日重新開放。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商業體系令西方國家許多人嘆為觀止,直到近些年,這一體系才漸漸失去了人們的青睞,因為它對不斷變化的宏觀經濟環境反應遲緩,導致日本出現了兩個“失去的十年”。然而,海嘯發生后,這一體系顯示出支持經濟迅速復蘇的強大能力,正如1995年神戶地震和2007年新瀉(Chuetsu)地震之后的情況一樣。
您已閱讀32%(502字),剩余68%(108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