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購買這樣一家銀行的股票嗎?它獲益于3%左右的堅實的凈息差,運營成本不到利潤的三分之一。該行還擁有極好的流動性,放貸總額相當于存款總額的61%(不良貸款僅占1%)。資產和股本回報率每年都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而最讓人心動的地方是:它的股價僅相當于今年利潤的7倍多一些,空前便宜。
因此,投資者沒有搶購中國工商銀行(ICBC)的股票這件事令人擔憂。按市值衡量,工行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銀行,其2220億美元的市值,相當于匯豐(HSBC)和花旗集團(Citigroup)兩家的總和。然而,就如大部分上市的中資銀行一樣,工行股價仍在低位徘徊,距離雷曼倒閉后的最低點只有大約10%,而同期香港恒生指數的市盈率已上漲了23%。
最好的解釋可能是,市場擔心:中資銀行將進行一輪大規模籌資,大幅稀釋每股盈利,同時中國在金融危機后大舉發放的貸款可能變成不良貸款。畢竟,工行在去年似乎已經試水,花了數月在香港進行配股,籌資所得僅相當于該行當時剛發放的股息的大約五分之四。政府引導放貸的模式持續越久,那場操作看上去就越像是一場預演。
您已閱讀72%(454字),剩余28%(17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