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經濟體的特點是不安分。一如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所沉思的那樣:“美國人生活的一大部分,就是開車去往某個地方,然后再開回家,與此同時納悶自己究竟為何去了那里”。因此,中國消費者逐漸升溫的旅游熱令投資者深深著迷,也就不足為奇。過去5年里,無疑是中國最大在線旅游服務供應商的攜程(Ctrip)的股價表現,超出其它在美國上市中國企業的250%。經濟型連鎖酒店集團7天(7 Days)自2009年11月在納斯達克(Nasdaq)上市以來,股價表現也要高出其它中國企業70%。
這兩只股票并非都是低風險高回報。近幾年,攜程的部分市場份額已經被“去哪兒”(Qunar)以及由Expedia控股的酷訊(Kuxun)和藝龍(eLong)等網站蠶食,而7天也無法延續眼下這種擴張速度——從5年前的3.8萬名忠實會員,擴大到今天的1900萬。但兩者都是動手早的企業,如今已處于有利地位,將搭上這輛休閑業發展的快車。瑞信(Credit Suisse)近期對中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半數受調查者表示,未來一年內有度假計劃(五分之二的人表示過去一年內曾經度過假),而且幾乎所有都是在國內。此外,高速鐵路的崛起也不會對兩家企業造成威脅。相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指出,7天連鎖酒店集團在二三線城市擁有業內數量最多的經濟型酒店,當3萬公里的高鐵網絡建成之后,二三線城市的乘客增長將最為強勁。
您已閱讀83%(599字),剩余17%(12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