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部門對于大地震和海嘯的反應,展現了日本最好的一面。而圍繞如何支付救災賬單日益激烈的爭吵,則展示出了日本制度最糟的一面。
不到兩年前,日本民主黨(DPJ)在上臺之際,曾誓言要解決“官僚主義導致的保護主義與墨守成規”。如今,在自身面臨的第一場真正的考驗中,它卻可能考不及格。在與日本企業界就如何處理核危機導致的賠償要求進行了冗長的磋商后,民主黨給人們留下了敷衍塞責的印象。民主黨政府計劃發行特殊債券,以籌建一個新機構,負責支付賠償。然后,它將讓東京電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慢慢償還這家新機構。為了讓銀行在這個曠日持久的過程中繼續向東電提供貸款,政府可能會購買優先股,并建立另一個機構,確保東電的正確運行。但政府并未將東電現有的無擔保貸款折價作為上述支持的明確條件,而是依賴含混的道德勸說,敦促“所有利益攸關者攜手合作”。
形勢十分復雜,涉及金額巨大。據CreditSights稱,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將是受影響最大的大型銀行,該銀行持有的東電債券與股本敞口總額接近1萬億日元。因此,投資者現在最需要的是明確基本原則,而不是這種曖昧的準國有化。市場不知道如何解讀:東電股票期權的日交易量與海嘯剛剛發生之后那段時間相比,幾乎沒什么變化。而且,這種反復對于提振消費者信心(官方數據顯示正處于兩年來的低點)也毫無益處,因為東電4500萬名客戶擔心,自己將被迫通過支付高得多的價格,來補貼債權人的虧損。此外,民主黨很久以前作出的代表“那些被既得利益結構排除在外的群體”的承諾,如今聽起來也顯得十分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