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惡也賺錢”在中國有多難?
“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evil”,這是Google十大信條的第六條,據說在谷歌創立的第二年就被確立為谷歌企業價值觀的基石之一。十多年來,憑借不作惡信條創立的良好口碑,谷歌雖然最初“沒有做過一次電視廣告,沒有粘貼過一張海報,沒有做過任何網絡廣告鏈接”(原Google市場部副總裁辛迪?麥卡菲言),卻從一家小網站,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值錢的互聯網公司。
盡管谷歌如此成功,但其“不作惡”的信條最初在中國并不為本土企業所重視。這些年來,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非常善于克隆美國已成功的同類企業,大到商業模式,小到名稱、宣傳等細節,模仿的非常之像--比如搜狐最初叫sohoo,其靈感就明顯來自yahoo,但很少有企業公開宣揚要學習谷歌的“不作惡”信條。直到最近中國互聯網公司之間爆發一系列糾紛(3Q大戰、百度文庫爭端)之后,“不作惡”才在互相攻忤中變得廣為人知,有媒體提出,“不作惡”也應該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基本信條。
您已閱讀18%(437字),剩余82%(202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