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s)發言人周一稱,該機構在未來兩年內“可能下調”其美國債務評級的幾率為三分之一。股市隨即應聲跌逾1.5%,但重要的是,美元并未因此走軟,美國國債收益率也沒有上升。出現這種異常走勢的原因十分簡單:市場之所以認為標普此舉頗為重要,并非因為它表明了某些經濟新動向,而是由于它在華盛頓可能造成的政治影響。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理說,主權債務評級遭到下調,意味著一國政府的財政狀況變得不穩定。這表明國內物價上漲的可能性也有所加大,同時名義匯率的遠期價值有可能降低——債權人有可能無法以先前預想的形式、在預計的時間拿回自己的錢。
如果情況真如上所述,那么股市的漲跌皆有可能:經濟混亂會導致未來收益縮水,但股票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通脹對沖手段。但無論如何,美元肯定應該貶值,而美國國債的名義收益率也應上升。但事實并非如此。
您已閱讀25%(365字),剩余75%(110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