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從建設伊始就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同時,伴隨著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很多有趣的問題也被提出,其中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人民幣離岸市場與境內市場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利差。很多投資者都發現,香港的人民幣市場利率,大大低于境內的人民幣市場利率。舉例來說,一年期的人民幣債券,在內地的發行利率,大約在3%左右,而在香港市場上,發行利率則只有1.3%左右的水平。即便在香港的人民幣債券收益率如此之低,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資金,仍然對這些人民幣債券趨之若鶩。
同樣是人民幣債券,為什么在境內外存在如此大的收益率差異呢?事實上,境內外人民幣利差的存在,是因為中國內地實施著非常嚴格的資本賬戶的管控制度,這事實上導致了境內外市場的相對隔絕。按照內地的監管要求,人民幣資金如果想從香港回到內地,在沒有貿易背景的情形下,需要經過嚴格的逐筆審批程序,而從此前的經驗來看,審批通過的案例相當少。這樣一來,大量的人民幣資金到了香港后,就再也無法回到境內市場,成為了真正的“離岸貨幣”。“離岸貨幣”的大量累積,導致了人民幣市場利率在香港市場上不斷走低。在香港,中銀香港作為唯一的一家清算行,可以利用其壟斷地位為市場提供一個最低利率,即金融機構所持有的人民幣資金如果無處可去,可以選擇存在中銀香港的清算賬戶上,而這個賬戶提供的隔夜利率的水平,僅為0.865%。
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受到如此的歡迎了。因為,與其手上的錢無處可去放在中銀香港吃最低利率,不如拿一個相對較高的回報率。即使這樣的收益率水平與境內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但與香港市場可以提供的其他收益率相比,也算是“聊勝于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