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中國領導層對阿拉伯之春的反應遠比其民眾更為強烈。雖然民間幾乎沒有公開表達對民主的渴求,但只要一有抗議的苗頭,官方就會立即予以打壓,甚至連表達異見的渠道也不放過。本周,谷歌(Google)指責中國政府干擾了該公司在中國境內的電子郵件服務。這家公司表示,打壓手段十分隱蔽,設計得就像是一個內部故障。這個事件反映出中國政府對待互聯網的態度:既醉心于它的經濟潛力,又擔心它的政治后果。
中國政府早就認識到互聯網有可能會鼓動異議。2010年1月,谷歌宣布不再愿意審查搜索結果,從那以來,這家互聯網企業與中國政府的關系就一直非常緊張。其他網絡企業也受到了限制,例如社交網站Facebook在中國遭到屏蔽。
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反抗浪潮尤其令中國政府不安,這并不奇怪。埃及和突尼斯的反政府示威者就是利用網絡傳播信息和獲取支持的。在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民眾在選擇由誰來領導國家方面并沒有多少發言權;雖然受到嚴密監控,但中國仍有數以百計的思想流派在網上爭鳴。規避審查不僅可能,而且流行。今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要求加強網絡監管。
您已閱讀60%(463字),剩余40%(31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