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決議轟炸利比亞,在中國的互聯網上,引起爭議很多的一個話題是:到底是人權大于主權,還是主權大于人權。在不同的立場之間,網民們的爭議非常激烈。一些觀點認為,國家成立的目的就在于保護國民的人權等利益,一旦國家不想或不能再保護本國民眾人權,則國家失去存在的意義,主權須自動退讓于保護人權,所以為保護利比亞平民生命安全,聯合國有權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而另外一些觀點則認為,主權高于一切,主權是人權的保障,歷史證明,沒有主權就沒有人權。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事行動目的不純,維護人權是幌子,侵害利比亞主權才是目的,目標是利比亞的石油和戰略地理位置。否則為什么同樣是嚴重侵犯人權,為什么以前不干涉盧旺達,今天也不干涉巴林、也門?
一旦涉及意識形態問題,對立雙方往往誰都很難說服誰,最終結果是徒留一地雞毛而已,互聯網上尤其如此,在中國的互聯網上更尤其如此。
在我看來,網民們之所以爭論不休,根本問題還是把人權和主權相互對立起來,以一種非此即彼的態度加以看待。事實上,主權高于人權,還是人權高于主權?這并非兩個互相對立的命題。實在沒必要爭個你死我活,否則很容易落入教條窠臼。關鍵是:什么情況下主權高于人權,或人權高于主權,應該對之采取什么手段?這才是人們分歧的焦點。比如,中國一貫主張主權高于人權,但如果現在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正在對國民實行種族滅絕,中國想必不會袖手旁觀,而美國也很難因為自身人權問題允許他國隨便干涉。
您已閱讀36%(597字),剩余64%(10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