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上講,遭遇自然災害的國家有三種辦法為復蘇提供資金:削減其它支出、增加財政收入、或者印鈔票。別無選擇的日本正在采取第三種辦法。
由于基準隔夜利率幾乎為零,日本央行(BoJ)無法像新西蘭在2月份基督城地震發生后所做的那樣降息。相反,日本央行正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以維持這一利率:到周三,日本央行共注入約21.8萬億日元(合2650億美元),相當于其資產負債規模的11%。在貸款損失數額確定之前,這應該能夠保證企業和銀行的交易。此外,日本央行正將其資產購買計劃的規模擴大一倍至10萬億日元,以抑制中長期利率。兩項舉措都不會帶來重大實際困難。第一項舉措就是往各銀行在日本央行的活期賬戶余額里添加幾個數字,十分簡單。至于第二項,日本央行取消了以往的支出限制,并增加了新的開支——例如,它原先計劃購買1.5萬億日元日本國債,現在計劃購買2萬億日元。
要是日本政府的行動也能這樣果斷就好了。追加約10萬億日元的中央財政預算——遠高于1995年神戶大地震之后的3.2萬億日元——當然能刺激復蘇。但神戶重建工作啟動之時,日本的稅收收入比債券發行總額高出30萬億日元。而現如今,在從下月開始的新財年中,日本的債券發行總額(44.3萬億日元)應該會連續第三年超過稅收收入(40.9萬億日元)。菅直人(Naoto Kan)軟弱的聯合政府無法輕易修改現有計劃。來年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開支預計會減少14%,至略低于5萬億日元,以抵消更高的社會保障(28.7萬億日元)和償債(21.5萬億日元)支出。
您已閱讀83%(635字),剩余17%(1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