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在最近的國情咨文演講中,對中國政府的基礎設施項目給予了積極的評價。樂觀的分析師喜歡將中國交通運輸網絡的迅速發展,與19世紀美國鐵路的西擴運動進行類比。如果他們愿意費心去溫習一下美國歷史,就會發現,這種類比只會帶來擔憂,而非沾沾自喜的資本。
美國西部的經濟發展是由鐵路推動的。從1865至1873年,美國花費了約14億美元,鋪設了2.8萬英里的鐵路線。政府劃撥了大量土地與補貼貸款,用于支持新鐵路線的建設。新鐵路線約五分之三的成本由公眾資助。
鐵路承建商蓄意推動了一波房地產熱。北太平洋鐵路公司(Northern Pacific Railroad)擁有近5000萬英畝的政府撥地,一名公關人員如此描述該公司擁有的地產:“這片遼闊的荒涼之地,如同一位富有的女性繼承人,亟待被占有與享用。”北太平洋鐵路承諾,售價50美元的土地,很快價格將上漲100倍。這吸引了大批移民。作為鐵路樞紐與通往西部的門戶,芝加哥的房地產遭致了狂熱的投機。由于人們普遍認為,風城(Windy City——芝加哥的別稱,譯者注)將很快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在截至1873年的5年內,該市土地價格漲了5倍。新支線沿線的土地價格也直線上升。
您已閱讀31%(525字),剩余69%(117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