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每年開“兩會”不應該像過節一樣。這本來是國家管理的一項正常工作,應該用平常心、常規化的形式來對待。
現在的政協作為參政、議政的機構,在發揮“經常性”的作用上面是薄弱的。因為絕大多數政協委員都有另外的全職工作。以前我開玩笑地說過,北京有的醫生,早上還在做手術,下午就來開政協會了。正是因為大家都在全國各地的各行各業,聚在一起有難度,一年聚一次就有點像過節。少了,才覺得稀罕嘛。就像從前的過年,因為一年只有這一次機會能吃到好吃的,才格外有節日氛圍?,F在經常能吃到好東西了,過年也就不希罕了。政協常委們每年還有四次常委會可以碰一碰,其他委員每年就這一次提案的機會。雖然地方政協在開會的時候也會邀請全國政協代表出席,但多流于形式,很多人來不了。以前我也提議過應該適當擴大專職政協代表的人數,或者每年至少3個月專職,或者實行輪崗,以保證政協功能的“經常性”作用。
雖然政協只有提議、建議的功能,但這些提議有的還是有用的。08年我提議過最低工資標準應該跟著CPI一起提高,雖然當時沒有回應,但這兩年政府也開始這么做了。
您已閱讀51%(454字),剩余49%(44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