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公布的2010年GDP數據,驗證了人們的猜測:中國經濟規模已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雖然普通中國人對此排名并不熱衷,中國政府也低調應對此事,稱中國的人均GDP排名仍在世界100位之后,但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在不可抑制的上升,這已是一個事實。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了歐美國家經濟之后,中國實力的相對上升更顯得矚目。國外賭博公司甚至對中國GDP超越美國的時間開出賭盤,大多數人預期的時間并不遙遠,是2020年。
經濟崛起之后的中國將會怎樣?中國將以何種角色與這個世界相處?很多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在內心深處詢問這個問題。客觀來看,世界各國對中國未來的關心中,擔憂多于興奮。胡錦濤主席過去訪問英國時,英國女王曾向胡主席問道:“中國的崛起令人驚嘆,但西方社會不清楚的是,中國將以什么樣的姿態來崛起?中國崛起之后對世界有什么影響?”英國女王的問題,典型地代表了西方世界對中國崛起的普遍、長期的擔心。
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認為,對于中國未來角色這樣的大問題,只基于現實得出答案是不夠的,應該超越現實的剛性,做出我們自己富有前瞻性的理性回答。陳功認為,從中國自身發展和世界的感受來看,中國的確應該清楚地展示未來的發展期望和戰略定位。在陳功看來,這個定位應該是“溫和的巨人”,這也應該是中國面對世界的基本態度。
您已閱讀27%(545字),剩余73%(149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