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觀點,“創(chuàng)造性破壞過程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性事實”。因此,人們自然會認為,作為投資者與發(fā)行者在資本主義十字路口交會之處的投資交易所,應該能充分證明這一點。
在金融服務領域,競爭性市場的全力運轉并不常見。金融服務業(yè)是資本主義的攻城槌,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的部分市場似乎由寡頭壟斷,在較高準入門檻及客戶與供應商之間親密關系的保護下,不會受到競爭性力量的傷害。相比之下,交易所則需直面技術變化與全球化的挑戰(zhàn)。結果,交易所陷入了不斷重新改造的局面,在過去5年間達到巔峰,出現了一系列變革性的合并。
交易所之間永久的攻守競爭,在所有主要金融轄區(qū)都有發(fā)生。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市場雖然直到1971年才建立,但本世紀初,其交易量經常超過老牌交易所紐交所(NYSE)。決心在世界上占據一席之地的紐交所購買了美國的一個電子交易平臺,并于2006年與巴黎的泛歐交易所(Euronext)合并。
您已閱讀28%(425字),剩余72%(109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