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混亂應該歸罪于誰?在過去三年里,這個問題在美國引起了無休止的辯論,更不用說全球其它地區。隨著經濟苦痛不斷加劇——大約有500萬美國家庭喪失抵押品贖回權或者有可能喪失——這里不乏可指責的罪魁禍首,包括政客、監管機構、銀行家、抵押貸款經紀商、經濟家和信用評級機構。實際上,如果你希望在2011年感到非常憤怒,看看兩位美國商業記者貝塔尼?麥克萊恩(Bethany McLean)與喬?諾切拉(Joe Nocera)合著的新書《群魔亂舞》(All the Devils are Here)不會是最糟的選擇。正如有些直白的書名所顯示的那樣,該書列舉了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罪人”——從勞爾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到名聲掃地的Countrywide前首席執行官安吉羅?莫茲羅(Angelo Mozilo),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許多人。
在這種種指責中,同樣值得關注一下人類學家在美國工業衰退地區開展的一些有趣研究。乍看之下,人類學家在這些地區做研究似乎相當奇怪——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期,大多數人類學家通常會前往迷人的異國他鄉(我自己曾經在興都庫什山進行實地勘察)。但是近來,人類學家越來越多地嘗試研究西方世界的習俗,甚至是在密歇根州這樣平淡無奇的地區。因此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安妮?杰斐遜(Anne Jefferson)數年前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分析抵押貸款贖回權喪失現象。
杰斐遜的研究發現非常有趣。三年前她抵達“勘察現場”時,房地產市場危機正在上演,首先震動她的事情之一是,自殺的傳聞滿天飛。更具體地說,當她采訪涉足房地產市場的市民團體時,他們紛紛向她講述房主在被逐出自己住所前夕自殺的故事,這似乎是一種報復和絕望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