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一日——或許就是當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之時——“新興市場”將成為一個多余的詞,與“亞洲四小龍”一樣成為過去。投資者必須做好應對這場經濟“海嘯”的準備,否則就可能會被“吞沒”。
匯豐(HSBC)預測,到2050年,全球最大的30個經濟體中,將有19個是新興市場。它們的總體經濟產出將達到55萬億美元左右,超過發達經濟體之和。不光是中國、印度和巴西,墨西哥、埃及和伊朗也將躋身強國行列。如果所料不差,這些國家將取代老齡化的歐洲小型富裕經濟體,比如瑞典和丹麥。
對于未來的研究,總是包含著許多猜測的成分,而匯豐之流的預測往往偏于樂觀。預測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它們是否準確——誰知道呢?——而在于是否有趣。上述預測至少聽起來頭頭是道。在所有新興市場,經濟治理水平和貨幣穩定狀況都在逐步改善,人口、教育和醫療等方面正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這些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您已閱讀56%(376字),剩余44%(30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