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趨同而增長趨異——這正是當前時代的經濟現實。我們正在見證19世紀及20世紀初收入分化時代的逆轉。在那個時代,相對于其它地區的人們,西歐及其最成功的前殖民地的人們實現了巨大的經濟優勢。如今,這種優勢逆轉的速度比出現時更快。這種情況無可避免,也是可取的。但它也為全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位于爾灣的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在一本頗具影響力的書中,提到了中國和西方之間的“大分流”(“great divergence”)*。他指出,這些分流出現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這種說法存在爭議:已故的統計研究大師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辯稱,到1820年,英國和美國的人均產出已分別是中國的三倍和兩倍(見圖表)。然而,隨后的差距無疑要大得多。到了20世紀中葉,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和印度的實際人均收入分別降至美國的5%和7%。此外,這種情況直到1980年都沒有什么變化。

您已閱讀19%(432字),剩余81%(180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