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韓軍隊在三八線和黃海上緊張對峙之時,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卻并沒有把精力全放在軍事上。
據朝鮮中央通訊社12月22日報道,金正日在其接班人金正恩的陪同下,來到位于清川江上游的慈江道熙川市西部山區,視察了正在建設中的熙川水電站工地,以及水電站附近的熙川青年電氣聯合企業。這已經是金正日在兩年之內第五次視察這個工地了,在熙川水電站于2012年建成之前,這種視察應該不會停止。熙川水電站裝機容量達30萬千瓦,建成后將超越大同江口西海水閘,成為朝鮮建國后獨立建設的最大工程。
水電站在朝鮮是一個重要的政治符號,1948年制訂的朝鮮國徽的圖案主體就是水電站特有的大壩、人工湖和輸電線路,它象征著“工業化和社會主義的繁榮”。現在,水電站再次成為了朝鮮繁榮的象征——它成了這個國家正在大興土木建設的唯一領域。在鐵路、公路、港口和機場的建設已經全面停止的情況下,朝鮮的工兵部隊和“青年突擊隊”正在蓋馬高原深處的峽谷里筑壩攔水,建設一系列新的水電站。除了最大的熙川水電站之外,目前正在施工或在2008年后竣工的水電站還有金野江、禮成江、漁浪川、白頭山青年、元山青年、金津江青年等。這些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在6萬千瓦到30萬千瓦之間,雖然無法與中國動輒上千萬的大型水電站相比,但對朝鮮貧弱的電網來說卻是久旱甘霖。一旦這些水電站全部建成發電,已經持續了20年的大缺電將有希望得到緩解。
您已閱讀25%(576字),剩余75%(174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