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全球治理業在2010年乏善可陳。金融危機已從私人金融體系轉到了主權債務領域,全球經常賬戶失衡也開始再度冒頭。世界需要的是建立健全的機制來應對這兩個問題,但拿出來的只是一連串難堪大任的短期協議,雖然以此避開了迫在眉睫的危機,但卻埋下了更大的問題。
盡管各國就改革國際金融和政策架構展開了磋商——特別是,它們還日益把20國集團(G20)當作討論全球治理的論壇——但它們仍未表明,自己擁有形成共識并做出艱難抉擇的政治勇氣。
舉例來說,在應對今年年初始于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時,歐元區政府在長達數月的時間里似乎一直采取鴕鳥政策。最終,他們匆忙拼湊出了一份紓困計劃——假如早點拿出這份計劃,紓困規模本可小得多。雖然這份計劃在流動性方面提供了幫助,但卻忽略了希臘是否存在償債能力問題。
您已閱讀28%(338字),剩余72%(88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