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全球增長最快證券市場中的頭號證券公司34%的股權,看上去不像是投行業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決定。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退出中金公司(CICC)——這一交易很快將得到確認——乃是明智之舉。
這段為期15年的“戀情”——中國首家中外合資證券公司——很久以前就走到了盡頭。1997年10月,中國移動(China Mobile)在香港進行了42億美元的首次公開發行(IPO),中金在其中扮演了全球協調人、聯席簿記行、聯席主承銷商的角色。那時,這家總部設在北京的公司——主要控股人是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CIC)旗下的匯金——已經掌握了安排大宗上市交易所需的全部訣竅。2000年,摩根士丹利讓出了管理層的控制權;兩年之后,當前國務院總理朱镕基之子朱云來(Levin Zhu)被任命為首席執行官時,很明顯,雙方在薪酬、管理與策略上存在的分歧已變得不可調和。
摩根士丹利與新合伙人——位于深圳的小機構華鑫證券(China Fortune Securities)——的聯姻看上去更“門當戶對”些。考慮到國企的優質承銷委托會落到中金與中信(Citic)這類公司中,摩根士丹利應該把自己的目標調低幾個等級。中金與中信合計占據了中國股票承銷約五分之一的業務,和債券承銷約四分之一的業務。深圳創業板(ChiNext)與已有6年歷史的中小板,今年在IPO活動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在中國獲得立足點仍至關重要: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稱,今年以來,中國債券與股票發行費用額占到了亞洲總費用額的36%,較5年前的12%有了大幅提升。盡管摩根士丹利是先驅之一,但近年來,它已被在華的最大國際競爭對手們趕超。它需要趕緊行動,以彌補失去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