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呂麗萍得了金馬影后的消息更震撼,還是范冰冰拿東京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更令人震驚?前者是實力演技派女演員終于“媳婦熬成婆”(按年齡看這個比方也恰好),后者是美艷偶像女明星終于從負面新聞中“鯉魚翻身”,看似那么風馬牛不相及的倆人,卻是靠著同樣的因素攀上事業頂峰:一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勤勉,二是中國電影在亞洲范圍冉冉上升的地位。
從2006年開始,金馬獎已經連續多屆將影后桂冠頒給大陸女星了。上一屆是李冰冰,2007年是陳沖,2006年是周迅,唯一旁落的是2008年第四十五屆金馬獎(影后給了復出港星劉美君),不過好像為了平衡,就把影帝給了大陸的張涵予。其實,金馬獎里程碑式地開始將眼光投注大陸明星是在2001年,那年的影帝是出演《藍宇》的劉燁,而影后是《榴蓮飄飄》的秦海璐,更巧的是倆人還是中戲的同班同學。不過由于這兩個影片的導演是關錦鵬和陳果,所以基本上還是香港制造,而這樣的評獎結果也暫時可以歸結于偶然。但是到去年,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不僅李冰冰憑借《風聲》勇奪影后(當然,早有傳說影后是《風聲》囊中之物,后只因周迅未到現場,李冰冰僥幸獲勝),黃渤也因《斗?!纺昧擞暗?,雖然是個“雙黃蛋”(沒想到海峽兩岸的電影界都流行雙黃)。更有最佳男配角王學圻、最佳新演員余少群、最佳改編劇本《斗牛》、最佳攝影《南京!南京!》、最佳視覺效果《瘋狂的賽車》等等,臺灣人把大半個金馬獎都頒給了大陸電影人。而且,這些影片都是十足的大陸制造。
回到今年的金馬獎,呂麗萍獲獎是有些出人意料的,且不說讓她得獎的影片《玩酷青春》屬于名不見經傳的小片,更因為她今年得獎的最大競爭對手是徐帆。事前幾乎所有人都看好徐帆,因為《唐山大地震》和華誼的“地震”級別影響力(華誼公司與金馬、金像的關系很不一般,之前還有華誼贊助金像獎的傳聞),而且徐帆第一次以“母親”形象現身大銀幕,演技也基本被肯定??墒?,最后的結果,卻是50歲的呂麗萍獲首肯。當然,比起影帝阮經天來說,這個影后還算靠譜,至少是演技派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