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媒體借助比爾?蓋茨與巴菲特的慈善晚宴,給中國有錢人出了一道難題:舍得還是不舍得?盡管最后并未逼迫出席宴會者做出裸捐承諾,但“舍與得”這個人生命題確實擺在了人們面前。
中國有陳光標這樣仗義疏財的達人,他似乎把自己做成了一根蠟燭,放光明就是使命。有人懷疑他別有目的,論定其很有可能是以慈善面目斂天下財富。在盛產騙子的中國,及時深刻地追問一些公共明星的動機,并不算過分。
有舍有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教人行善的哲學所遵循的邏輯,看似含糊曖昧,實則大有深意。一個舍不得的人,到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能舍的人也未必能讓大家都滿意。仗義疏財常常與吝嗇小氣共存,謂予不信,請看故去不久的季羨林大師的故事。
您已閱讀12%(297字),剩余88%(210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