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稱,中國大陸缺少描寫“土改”的杰作,其研究以張煒的《古船》為范例,指出,暴力是地主的,也是農民的,大家都是私有制度的受害者。言下之意,公有制才能最終解決暴力問題。
中國活生生的現實足以證明此結論的天真與荒謬。繼城市拆遷之后,大規模的“趕農民上樓”運動如火如荼。《新京報》引用學者的話稱,土地問題已經占全部農村群體性事件的65%,也就是說,農村的不安定與地方政府對土地的“整理”有關。各地“諸侯”不約而同掀起的城鎮化運動,意在攫取對土地的控制權,從房地產開發商和其他開發商那里獲取超額利潤。他們借此也可以向上貢獻一份色彩艷麗的政績表——新農村建設安居圖。
土地名義上的擁有者農民緘默不語,也不會有人給他們提供發聲的機會。不甘心就這樣失去土地的他們,就只好把憤怒轉化為一場場秘密上訪。但陜西富平縣對兩位上訪女的游街示眾表明,地方政權其實有恃無恐。一場暴力剝奪合法地進行著。
您已閱讀15%(385字),剩余85%(220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