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期專欄討論了“什么是網絡民族主義”( http://www.512pt.com/story/001035021)和網絡民族主義者的資深代表“憤青”的話語權問題(http://www.512pt.com/story/001035121?page=1),分別意味著對概念的梳理和對案例的分析。本期將在此基礎上探討網絡民族主義對中國對日外交決策的作用和局限,作為本人有關“網絡民族主義”研究的階段性總結。
圍繞如何在對日政策上對待國內民族主義,中國知識界曾展開過激烈的討論。
對于上世紀90年代崛起的民族主義,政論家馬立誠認為有兩個負面因素:一是自大,二是排外?!懊褡逯髁x的狂熱,與某些媒介不負責任煽風點火有很大關系。一些媒體為了商業利益,迎合情緒化的低俗市場,墮落到良知與是非的底線之下,不辨菽麥,一哄而起,熱炒‘猛料',吸引眼球,導致虛火高燒,惡化了輿論環境……毫無疑問,民族主義的攀升,也給中日關系蒙上了陰影”( “對日關系新思維——中日民間之憂”,《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6期)。
您已閱讀11%(450字),剩余89%(352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