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個多月的中日釣魚島爭端,至今仍在影響和刺激著日本政局。日本共同網(wǎng)的“日本政治”主頁上的新聞,一半與釣魚島有關(guān),主要圍繞著兩個話題。第一個話題是撞船錄像,據(jù)說日本有關(guān)部門在撞船時曾拍下一段錄像,號稱可以證明中國漁船對撞擊負有全部責任。這段錄像一直掌握在內(nèi)部人士手中,雖然有議員要求公之于眾,但政府最終以維護中日關(guān)系為由決定暫不公開。其實,日方從一開始就主張中國漁船應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公開錄像的話也不至于增加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之所以不公開錄像,與其說是怕中國政府為難,倒不如說是怕本國人為難——如果抓人正確,何必又要放人?畢竟,日方在政治上是不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quán)爭議的,法律上政府又不能干涉司法,如果放了人,那么政治和法律總得有一個是錯的。
政治和法律到底誰錯呢?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一位叫渡邊正樹的32歲男子認為首相菅直人對此負有責任,于是到首相官邸“持刀上訪”,要討個說法。但是執(zhí)政的日本民主黨并不認同這種說法,內(nèi)閣官房長官仙谷由人表示,放人是那霸地方檢察廳的決定,首相官邸沒有給司法機關(guān)下達指示。披露這個情況,眼下看來似乎無可厚非,可長遠來看就有問題——如果將來有一天,中國外交部不再與“日方”交涉,而是直接對某個地方檢察廳喊話,那日本政府怎么辦呢?可見撞船事件后的日本處于何等尷尬的局面,正如中國國務(wù)委員戴秉國所說,日方從一開始就錯估了形勢。
所謂誤判形勢,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誤判了美國的立場。當撞船事件發(fā)展到緊要關(guān)頭之際,恰好日本首相和中國總理都飛往紐約,分別會晤了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據(jù)說,日方向美方表示,希望美方可以充當中日之間的調(diào)停人,化解沖突。美方出乎意料地明確拒絕了這一要求,而是要求中日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由于此前中方已經(jīng)停止了兩國部長級以上的交流,美方的要求就等于“放人再說”。沒過多久,詹其雄果然被釋放了,而美方隨即對日方表示“贊賞”。美方的贊賞意味著,“放人”雖然得罪了日本全國,但沒有得罪美國,情況還不至于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