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紛爭絕不僅僅是貨幣戰爭,而是當今經濟外交戰的全新表現形式,是重商時代以鄰為壑的貿易戰的延續。
每隔幾年就發作一次的匯率戰,是美國金融規則對高成長性的制造業經濟體的圍剿。高成長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困擾是:如果不增加外匯儲備,就會陷入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資不抵債的困境;如果大幅增加外匯儲備,必然導致本幣升值,進而削減本國經濟的競爭力。
通過匯率戰爭,全球經濟自上世紀70年代石油戰爭以來,大致有驚無險平穩發展,付出的代價是讓一度位居于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失落了二十年。而現在,壓力轉到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頭上,中國2.5萬億的外匯儲備如孩童抱璧過市,岌岌可危。
您已閱讀15%(286字),剩余85%(16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