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今秋將接掌20國集團(G20)主席國之位。唐寧街和白宮想必已在為此興奮不已。8月末,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闡述了他的工作重點,最初是面向身處凱道塞(Quai d’Orsay,指法國外交部)這一安全所在的溫文爾雅的法國大使們。
他倡議法國成為一個積極行事的主席國。誰還能有其它想法?法國在主席國任內將充滿干勁、卓有成效。特別是,它將推動國際貨幣體系的根本改革。今年1月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時,薩科齊就提出了這一主題。他指出,金融市場不穩定“會威脅世界經濟增長”,并表示:“我們需要新的工具來防止匯率過度波動。”他沒有細說究竟需要一套什么樣的工具,但呼吁發展一種新的、“不是由單個國家發行”的儲備貨幣。
從這里可以嗅出詮釋金融危機及其后果的一種新說法的苗頭。關于金融危機,薩科齊此前已提出了豐富多樣的各種解釋。最初,大家或許還記得,法國把矛頭指向了對沖基金和離岸金融中心,后者在法國有個更華麗的稱號——避稅天堂。事實上,去年倫敦G20峰會召開前夕,薩科齊就堅決要求采取措施取締它們,并揚言如果時任英國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不認同這一觀點,他就不出席峰會。我們現在基本上已聽不到這些說辭了:旅行隊已經開拔了!(此話可能出自阿拉伯諺語:狗在吠,駱駝隊照樣前進。The dogs bark, and the caravan moves on——譯者注)
您已閱讀31%(603字),剩余69%(136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