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今年全球經濟將出現嚴重放緩。部分國家實施的緊急財政緊縮計劃將拖累經濟增長。庫存調整將如常進行。那些“竊取”未來需求的稅收政策——例如美國的“舊車換現金”計劃、面向購房者的稅收抵免(tax credit)、或是對環保電器的補貼政策——效應將逐漸消退。勞動力市場仍將萎靡不振。對于企業資產負債表、面臨收入壓力的家庭、金融機構和政府而言,緩慢而痛苦的去杠桿化過程仍將繼續。
其結果是,以往過度消費、如今需要去杠桿化的國家政府及其消費者——美國、英國、西班牙、希臘等等——現在需要減少支出、消費和進口。但那些過度儲蓄的國家政府及其消費者——中國、亞洲新興經濟體、德國和日本——并沒有增加消費。如果全世界處于供應過剩的狀態,全球總需求的復蘇會相當疲軟,從而導致全球經濟增長大幅減速。
即使我們能夠避開雙底衰退,全球經濟增長最為現實的圖景也是痛苦的。即便今年下半年和2011年初美國增長率達到1.5%,給人的感覺也像是一場衰退,因為失業率有可能進一步攀升,預算赤字增加,房價進一步下跌,銀行在抵押貸款和貸款方面的損失上升,同時,保護主義情緒高漲有可能進一步損害中美關系。
您已閱讀25%(480字),剩余75%(142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