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今日起與FT中文網合作,獨家開設《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一支長期關注中國宏觀經濟的教授團隊輪流執筆,每周四發布。首篇專欄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CMRC主任盧鋒撰寫。周其仁、宋國青、黃益平及其他幾位知名教授也將為專欄定期撰稿。
2009年上半年,中國貨幣信貸以30%的罕見幅度快速增長,一方面較快扭轉了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的勢頭,創造總需求V型回升局面;另一方面引入了通脹預期和壓力,但也派生出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價虛高問題。針對信貸和經濟過度擴張帶來的新風險,中國超常刺激政策在實際操作層面,自去年夏秋以來逐步反向調整。如果說,2009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可用“總需求V型回升”描述,過去一年來的宏觀形勢和政策演變,可以用“中國式退出”概括。
所謂宏觀經濟“退出(exit)”政策,是指特定時期刺激總需求政策發生顯著調整或方向性轉變。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策調整顯然具有部分“退出”含義。之所以稱其為“中國式退出”,是因為,相比較于以上調利率作為最重要標志的慣常的退出機制,中國的退出方式具有鮮明特點,包括工具更為多樣、更具行政性、涉及更多的經濟領域等。
您已閱讀22%(507字),剩余78%(178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